1.1采种
选择生长快,长势旺盛、授粉良好、种粒大、种仁饱满、丰产性和抗逆性强、30-100年生自然状态下结果的母树作为采种母树(以80年左右的母树为。)当银杏的外种皮由绿色变为淡黄色或橙黄色时进行采收。
1.2种实调制
种子采收后先进行堆沤,待外种皮软化、腐熟后再将其捣烂、搓揉,然后再放人水中漂洗去杂,阴干后分级。
1.3层积沙藏
砂藏条件有利于银杏种胚的进一步发育,完成后熟作用。对于刚刚脱皮清洗出来的种子,适当摊晾3-5d,再用含水量低于50%的河砂,按1:(1-2)(种子1份,砂1份)的比例,以5-10cm为1层,先铺砂,再铺种子,层层相间,再于上面盖10-15cm砂。层积的总厚度不要70cm。层积砂藏后3-5d,翻动1遍,再过7-10d再翻1遍。随着水分蒸发要适当洒水补充。使银杏种粒表面都附有砂粒,防止种壳表面滋生霉菌使种子丧失发芽率。大量种子贮藏,层积时,中间应插竹篓或草把,以利通风。
1.4催芽
于2月底进行,催芽时,种子用0.1%的高锰酸钾浸10min,冲洗干净,再用40℃温水浸泡5-7d,每隔2d换1次水,待种子吸足水后,进行高温催芽。在苗圃上搭塑料棚,内搭分层架,每层架上铺上稻草帘或湿麻袋片,再铺上席子,将吸足水的种子均匀摊在席上,厚约5cm,上面再盖上湿麻袋片。每天早晚揭开麻袋片,用温水喷洒1次,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0-35℃,有2/3的种子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。
2.土壤处理
2.1苗圃地选择
根据银杏的生物学特性,育苗地应选择交通便利、水源充足、排灌良好、地势平坦、背风向阳、土层60cm以上,pH值在5.5-7.5较肥沃的壤土、砂壤土作为苗圃地。土壤过豁、易积涝或盐碱土壤均不可用。
2.2整地
圃地应于晚秋或初冬深翻,深度以30cm为宜,施土杂肥75000kg/h时或充分腐熟的饼肥3000-3750kg/hm2,过磷酸钙1125-1500kg/hm2,经冬季冻堡,土壤风化,翌年病虫害明显减少。次年2月下旬进行第2次翻耕,细耙后做床,苗床宽1cm,床高15-cm,沟宽25cm。
2.3苗床
平整后需。每平方米用30%硫酸亚铁水溶液2kg或福尔马林50ml加水6-12kg,在播种前7d均匀地浇在床面上。地下害虫严重的,结合整地施入辛硫磷或吠喃丹75kg/hm2。
3.播种
经催芽后的种子,露白后既可播种。播种方式采用横向开沟点播,沟深3-4cm,行距-30cm,株距 10-15cm。开沟播种时,先浇底水,再将白果侧放于沟内,如已出芽,将芽尖向下放置,然后覆土约3cm即告结束。条件允许,覆土后再盖1层塑料薄膜,以保持其湿度和温度。当胚芽出土后适当通气,逐渐揭开薄膜。播种量随种子颗粒大小而定,产苗量一般在22.5万-30万株/hm2,平均用种约750kg/hm2。
4.苗木的管理
4.1及时松土除草
银杏幼苗期遮阴面小,易生杂草,全年松土除草6-8次。
4.2合理施肥
幼苗出土后,于5月中旬施尿素300-450kg/hm2,6月中旬施复合肥450kg/hm2,8月上旬施磷酸二氢钾450kg/hm2。追肥时应离开苗株5-10cm,以免苗木。
4.3适时浇水
在5月中旬前一般不宜浇水,高温期间圃地水分蒸发量大需常灌水降温抗旱,灌水时间应在16;00以后进行,水位与床面相平。第2天01;00以前排尽水。汛期应注意排涝。
4.4适当遮阴
银杏尽管是阳性树种但幼苗具有-定的耐阴性,适当遮阴要比全光育苗效果好,当进人高温干旱季节时地表温度可高达40℃以上,银杏遮阴可减少强光直射、缓和高温对高生长的抑制作用、促进光合作用、减少土壤水分蒸发、降低土表温度,为此应在墒沟内间作高秆作物。如玉米等,高温季节采用塑料遮阳网或其他阴棚遮阴。
4.5保留适宜的密度
幼苗初期密度较大,第2年开始每年抽行或间株,按造林所需规格的不同,保留适宜的密度。五、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。
4.5.1苗木茎腐病
多发生在1-2年生实生苗上,苗木受害后,在苗木根颈处皮上出现-圈紫红色,随后转为皮干枯,全株死亡。防治方法:选择排水好的苗圃地,提高播种量,播时施足腐熟基肥,4月下旬搭棚遮阴,避免太阳强烈照射。发现病株后立即除掉,或用50%的多菌灵800-1000倍液喷雾,间隔7-10d喷1次,连续2次。
4.5.2叶枯病
发生在7-8月,受害植株开始在叶片的边缘由部分黄色变成褐色坏死,由局部扩展到整个边缘,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的叶缘病斑。以后病斑逐渐向叶基延伸,使整个叶片变成褐色或灰褐色。防治方法:2-3月施足基肥,4-7月勤追肥;或在5月底以前施多效锌肥或硼、锰、锌等微量元素混合液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发病初期,用25%-50%的多菌灵粉剂500-800倍液喷雾;发病盛期用50%退菌特800-1000倍液喷雾,间隔15-d喷1次,连喷2-3次即可。 |